消防资源网,实时消防资讯·消防问答·精选优秀消防专题

为什么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应用于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七氟丙烷、IG541却没提及?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中,8.0.1 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应用于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为什么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应用于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而七氟丙烷、IG541却没提及?

消防小萌新 | 2024-04-16 16:32
请写下您的回答回答

回答 | 9

安洪全 2024-04-17 12:58 00 [回复]举报

条文说明:8.0.1 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灭火浓度高,一旦喷放可能导致停留在防护区内的人员发生窒息和伤亡事故。本条规定是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用的安全性要求。

消防小萌新   回复: 安洪全2024-04-18 13:09

也就是说IG541和七氟丙烷灭火浓度没有二氧化碳那么高,危险没那么大是吗

0    0 [回复]举报

南明离火 2024-04-17 17:22 00 [回复]举报

七氟丙烷 和IG541 有  无毒性反应浓度、有毒性反应浓度 的概念 

消防小萌新   回复: 南明离火2024-04-18 13:10

请老师深说一下,我没太理解,谢谢

0    0 [回复]举报

南明离火   回复: 消防小萌新2024-04-19 14:13

应该是浓度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太低无法灭火,但是人已经不行了。七氟丙烷浓度应该允许较高

0    0 [回复]举报

消防小萌新   回复: 南明离火2024-04-21 13:05

谢谢老师

0    0 [回复]举报

给排水小学徒 2024-04-19 10:48 00 [回复]举报

全淹没二氧化碳,容易造成人员窒息。七氟丙烷、IG541、IG100无上述问题。七氟丙烷属于低毒、低污染,管道长度和选择阀受保护房间大小影响较大。IG541无上述问题但价格较贵。IG100内无co2,二氧化碳能刺激人体呼吸加速,使人体吸入CO、SO2等更多燃烧产更多燃烧产物。同时定期维保更换,不满足碳中和碳达峰要求,且用水冲洗会产生碳酸。所以从优到劣依次是IG100、IG541、七氟丙烷

消防小萌新   回复: 给排水小学徒2024-04-21 13:07

谢谢老师,您的解答非常专业,受教了

0    0 [回复]举报

EHS专家-DL 2025-04-03 16:33 00 [回复]举报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风险

  1. 窒息风险与毒性限制
    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灭火浓度需≥34%(体积百分比),该浓度下氧气含量低于人体安全阈值(15%),易导致人员窒息死亡‌。即使规范要求释放后浓度低于人体毒性反应限值,但二氧化碳本身不具备毒性,其危害源于物理性窒息,无法通过毒性浓度控制规避风险‌。

  2. 人员疏散条件限制
    二氧化碳系统喷放前需确保防护区内人员全部撤离,但在“经常有人停留”场所(如办公室、控制室),人员活动频繁且疏散响应时间不足,无法满足30秒内撤离的要求‌。

  3. 设计浓度与安全冗余矛盾
    二氧化碳灭火浓度需按1.7倍安全系数设计(即≥34%),但该浓度已远超人体耐受极限(10%-12%二氧化碳浓度即可致命),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灭火有效性与人员安全的平衡‌。

二、七氟丙烷与IG541系统的豁免逻辑

  1. 毒性控制可行性
    七氟丙烷、IG541等气体灭火剂的设计灭火浓度(通常为5%-10%)远低于其有毒性反应浓度(NOAEL/LOAEL值),例如:

    • 七氟丙烷:设计浓度≤9%时,对人体无明显毒性影响‌;
    • IG541:由惰性气体组成,窒息风险可通过缩短喷放时间(≤60秒)及设置延迟启动解决‌。
  2. 疏散时间匹配性-具有技术可行性
    非二氧化碳系统的喷放时间可控制在≤60秒,且火灾报警系统可提前触发声光警报,为人员疏散提供缓冲时间,符合“经常有人停留”场所的动态安全管理需求‌。

  3. 规范条款的针对性约束
    虽未明确禁止七氟丙烷、IG541用于有人场所,但《消防设施通用规范》8.0.3条第3款要求:‌所有气体灭火系统在有人防护区的灭火剂释放后浓度必须低于人体毒性阈值‌,此条款其实也已隐含对非二氧化碳系统的毒性控制要求‌。

关闭

关闭

手机APP下载